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父亲

作者:黄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父亲”形象常出现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他有时是一部作品的主人公,有时则作为故事背景出现在文学人物的介绍、话语或回忆中。正如两次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猫眼》中所写:“父亲们在白天都消失了;因此白天由母亲统治,父亲则在夜幕中登场。他们在黑暗的引领下回到了家,周身散发着真实而又无法言喻的力量,具有许多潜在的特质。”而这些潜在的特质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不断地被书写,使父亲形象的内涵不断被充实,成了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壹.在场的生父

“父亲”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分成三个大类。其中第一类是“生父”形象,如果进一步细分,这一类父亲形象还可以分为在场的父亲与缺席的父亲两个种类。

所谓在场的父亲,即那些长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参与并见证了子女成长过程的父亲群体。在这类父亲形象中,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维托·柯里昂也许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在小说《教父》中,维托·柯里昂不断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男人不花时间陪伴他的家人,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故事中,柯里昂也践行着这一观点,将家庭置于自己内心的首要位置,教导和照顾着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为子女规划着未来的发展,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父亲。在维托·柯里昂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的影子,也可以体会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感情。这也是维托·柯里昂的小儿子迈克尔·柯里昂继承家业后对待自己一双子女的做法。当自己的儿子结婚生子,成为父亲,迈克尔·柯里昂不仅延续了父亲维托·柯里昂的家庭观念,而且愈发感到自己与父亲间的相似和关联。这似乎也印证了著名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说的:“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于他开始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了。”

另一个相似的例子来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小说中,本内特先生是一位有五个女儿的父亲。在平日生活里,本内特先生略显慵懒,时常幽默地讽刺、揶揄和调侃家中的人与事。身为英国上流社会的一员,本内特先生一年两千英镑的收入略显寒酸。加之性格温和,这位本内特家族中的男性家长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待在自己的书房打发时间,远离妻子的牢骚与抱怨。即便如此,她对于几个女儿的爱是真真切切的。当二女儿伊丽莎白为感情问题所困扰时,本内特先生坚定地站在了她的身后,给予她支持,并对她说:“我们都知道他(达西先生)骄傲,不太招人喜欢,但如果你真的喜欢他的话,这些都不算什么。”从本内特先生的话中,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一位父亲对于子女真挚的情感。他希望女儿追随内心的真实感受,为了自己的真正幸福去选择婚姻伴侣,支配自己的人生。这一场景不仅展现出了一位父亲对子女解决感情问题的引导,也成为小说中一个闪耀父爱光辉的时刻。

虽然,父亲为子女带来的往往是爱与关怀,但有时父亲与子女间也难免存在分歧和对立。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英国著名作家艾德蒙·戈斯的回忆录《父与子》中。戈斯的父亲是著名的博物学家,在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也是“水族馆”一词的创造者。与父亲不同,戈斯立志并最终成为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而正是这种身份和理念上的不同使二人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相左,有时这类分歧甚至是无法调和的。戈斯在描述《父与子》的特点时写道,这本书“记录了两种性情之间的斗争”,同时也是“两个时代之间的斗争”。在戈斯看来,父辈与年轻一代间的代沟难免会导致分歧。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所说,“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但“却总和祖父那一辈人交上朋友”。这也许也是家庭关系中无法避免的一个现象,但这些父子间的观念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理解为父亲对孩子的关怀或是一种引导,生怕他们误入歧途,抑或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

以上这一情况中蕴含着一份深沉的父爱,而这类父爱有时也会发展成为父亲的自我牺牲。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长路》中,父亲均是为了子女的未来和幸福倾尽了全力。《高老头》中的高里奥先生是一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家致富的面粉商。妻子去世后,他的两个女儿就成了他感情世界的全部寄托。高里奥先生在她们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和关怀。为了帮助她们觅得如意郎君并依附他们跻身法国上流社会,高里奥先生在物质方面给予了她们最大的帮助,并在二人出嫁时分别准备了八十万法郎的嫁妆。但是,在他为女儿们倾尽所有后,高里奥先生却没能换来女儿们的爱,最终在孤独和悲伤中离世。

上一篇:译林再版三本外国文学畅销力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