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评论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论文_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一、从小说到戏剧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一、1962—1999:初始期

    二、2000—2015:发展期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六、小结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四、小结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四、小结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二) 吴兴国采访录

    (三) 张献访谈

    (四) 冯远征访谈

    (五) 喻荣军访谈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上一篇:世界文学论文_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