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评论》
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阅读教学设计以立在地球边
互文性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与文本之间可互相作为参照面,同时作为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个文本都可以是其他文本的补充与整合,也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它被运用于文学翻译、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等领域中,后来延伸到语文教育领域。著名学者王家新推崇互文性理论,其认为一切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织成”的,每一个文本都包含了其他的无数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整合和改写。[2]在这一理论视域下,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的选文并不是孤立的单篇,其可以根据文中任何点、线、面作无限的延伸与拓展,从而赋予文本以新的生命力;可以建构单元文本、组文文本、主题文本、群文文本等多种文本来作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的视野,建构有广度、深度、厚度的语文课堂。
在注重文本解读、提倡多文本阅读的今天,用互文性理论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其能使文本解读更为深刻、多元,走得更远。基于此,笔者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以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郭沫若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进行分析。
一、文本特性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以新的方式来表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闻一多曾推崇道,“忽地一个人用海涛底音调,雷霆底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人便是郭沫若,他所唱的就是《女神》”[3],而这足以见得《女神》所具有的时代特性。
《女神》是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留学时所作。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这给年轻的郭沫若以重大影响。1921年,受日本工业文明的洗礼,郭沫若发表了其第一部诗歌集——《女神》。他把“情感”与“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和强调,调整了诗歌内部的艺术结构,这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以往学生了解的诗歌较为不同,诗歌中诗人独特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宣泄的激情以及排山倒海的气势显著而突出。以往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两首郭沫若的诗歌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歌都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描绘出的图景。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独特的视野及丰富的想象是一致的,而激情的宣泄与排山倒海的气势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独特之处。联系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诗歌中的独特之处便是教师应着重讲解的地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全诗有七行,共128 个字。学生能相对容易地从最后四句看出诗人对“力”的赞美,而对诗歌中宣泄的激情以及排山倒海的气势难有深入的体会。单篇诗歌的欣赏难以使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质的突破,因此,互文性理论所倡导的引入互文本进行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教学设计
要将互文性理论渗透于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对文本本身进行挖掘,并且对互文本进行引用和转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结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教学准备
阅读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学情、教材特点以及文体特点为参照,全面审视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1.诗歌的文体特点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要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散文要用散文的方法来教,诗歌要用诗歌的方法来教,各种文体的教法都不一样,且同一文体其教法也不同,不可一个模子套上去。[4]对诗歌的教学,除了要把握共性,更多的是要根据主题、风格特点等方面来开展。这首现代新诗与以往的古体诗、近体诗有较大差异,它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写诗的优秀代表作之一,用崭新的内容和形式来传达时代精神。与同时代的新诗也有所不同,其语言不具有现代新诗如“新月派”所表现的“三美”——音韵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因此,引入郭沫若其他诗歌进行联合赏析,对学生整体感受诗歌的特点有重要作用。
2.高一学生的学情
这首诗歌是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的课文。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教材编者显然考虑到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学生对郭沫若的诗歌及其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这些内容都是教师需要提示点拨之处。同时,诗歌注重朗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人狂飙突进、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引入多文本阅读进行互文对照就有其重要意义。
上一篇:外国语文研究投稿指南
下一篇:没有了